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2024-04-26 06:04:16 | 微笑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相关的问题,今天,微笑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首先是坚持公平正义,突出区域化、精准化。 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加聚焦特定区域和特殊事项,尽量减少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坚持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治理民族事务,推动有效、合格的政策成为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用法律保障合法权益和各族人民利益,用法律维护民族团结。

其次是取消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加分。 考虑到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应该有关于补偿和公平的政策法规,但补偿和公平不应该简单地以候选人的身份来进行,而应该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情况来考虑该区域。我国对原贫困地区高校招生有专项规划。这是一个公平补偿的计划。随着专项计划的推进和各地教育质量差距的逐步缩小,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可能会被取消。

再者是参加汉语统一考试并报考汉语入学或国考汉语入学的,在入学时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办理。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以上国籍,加50分;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偏远的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三阶段阶梯的第三层次。与中西部地区相比,经济差距较大。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西部地区的4%,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已经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导致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然后是从过程评价入手,目前需要对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补偿。 对真正需要补偿的学生实施补偿,要明确要求当地学籍持续不断,不离开学校。学籍空虚,排挤了一直在当地读书的人。学生的机会。在推进过程评价的同时,要注重让所有学生获得同等质量的教育过程体验,即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均衡的教育。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苗族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

2023年起教育部明确,高考加分政策出现调整,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并困罩项目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有计划取消。

一般情况,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范围在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5-20分左右,但具体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省份和具体的加分项。就目前来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能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加分项目也分为3个类别,具体如下所示:

1、在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加20分。

2、散居在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加10分。

3、散居在城市的少数民族,在高考当中可以加5分。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少数民族高考有什么优势吗

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20分投档。

推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

这一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那些需要帮扶的学生。

扩展知识——少数民族考生分析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教育部的规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优惠分值,只是指导框架。具体照顾分值由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而且特别要注意教育部规定中的限定条件,不是说所有的少数民族考生都能加分。

只有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才能享受加分照顾。这个限定条件如何定义,各省有各省的规定。 微笑网

2、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考生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该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3、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那些高中阶段还在外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居住,高中阶段转学来北京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才能加5分投档,而且是只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因此符合加分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极为罕见。

以上就是微笑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微笑网。
与“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