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中科大强基计划21年入围分数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2025-05-13 05:16:03 | 微笑网

中科大强基计划21年入围分数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微笑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科大强基计划21年入围分数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微笑网(https://www.wxpm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的相关内容。

中科大强基计划的入围条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业成绩优异的考生。这类考生需要在高考中达到特定的分数标准,通常要求高于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一定的分数。具体分数要求因省份而异,比如江苏省要求达到一本线40分以上,而上海则要求达到一本线50分以上。根据各省人数指标,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名单。对于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考生在理工类科目中有出色表现;而对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则通常要求考生选考物理。

第二类考生则是那些在相关学科领域展现出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这类考生必须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或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高考成绩同样需要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和信息学的竞赛要求可能会更高,通常需要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此外,报考中科大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同时报名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每位考生至少需要填报1个专业志愿,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招生专业涵盖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旨在选拔具备深厚学科基础和创新潜力的学生,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

中科大强基计划21年入围分数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3

2023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20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各省入围分数线已经公布:安徽数学类专业录取最低综合分数85.1 629分,北京数学类专业录取最低综合分数84.0758分,广东数学类专业录取最低综合分数84.2267分等。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拓展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

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微笑网(https://www.wxpm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的相关内容。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考生,学业成绩优异,高考分数需高于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一定分数。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省份有差异,如江苏省需40分以上,上海市需50分以上等。同时,根据各省人数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名单。非高考改革省份要求理工类科目,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通常要求选考物理。


第二类考生,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才能和表现,需在高中阶段获得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同时高考成绩需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生物和信息学竞赛,通常需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


报考中科大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同时申请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每个考生至少填报1个专业志愿,最多可填报6个。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等基础学科。 微笑网

以上就是微笑网为大家带来的中科大强基计划21年入围分数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微笑网:www.wxpm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科大强基计划21年入围分数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相关推荐
中科院强基计划分数线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中科院强基计划分数线 中科大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647分,详细介绍如下:一、强基计划:1、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

2025-05-12 03:07:49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文科生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入围分数线 文科生强基计划入围条件

浙大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2024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不同省份和类别入围分数线存在差异,具体如下:浙江省:理学Ⅰ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入围线为综合改革科目(物理+化学)40分;理学Ⅱ类(化学、生态学等)入围线为56分;基础医学类入围线为59分。山东省:理学Ⅰ类入围线为42分,基础医学类为59分。江西省:理学Ⅰ类(数学类)入围线为44分。

2025-05-12 14:56:52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687,北京666,福建682,广东684,河北692,河南699。2020年,全国取消自主招生,实施强基计划招生政策,2020年7月5日北京大学招办发布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687,北京666,福建682,广东684,河北692,河南699。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条件分为两

2025-05-11 07:3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647分,详细介绍如下:一、强基计划:1、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

2024-04-21 12:52:23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2023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入围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603分;物理学591分。对于第一类考生,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下同)上理科110分(含)、文科50分(含)、综合改革60分(含)的基础上。依据高考成绩,原则上按照不超过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四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

2024-04-18 02:03:24
中科大物理强基计划入围分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中科大物理强基计划入围分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兰州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2024年兰州大学强基计划部分专业入围分数线为:化学、生物学等专业入围线568分;河北,汉语言文学入围线118分;安徽,历史入围线127分。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主要依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资格按照招生计划的3-6倍划定,通常低于高校高考统招录取分数。需要注意的是,复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同济、厦大、北航、兰大在高考出分前进行校测

2025-05-11 23:57:54
人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人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由于各院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且部分院校未公布录取分数线,所以难以给出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以下为你列举2024年部分院校强基计划入围和录取分数线情况:清华大学:2024年安徽物理类入围线687分;福建物理类681分;甘肃物理类672分;广东物理类677分;河北物理类671分;河南理科687分。北京大学:

2025-05-10 16:39:02
文科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文科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同济大学强基计划2022入围分数线1.2022年同济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文科类考生需达到620分,理科类考生则需635分。2.强基计划,亦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实施,旨在选拔那些有志于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能力的考生。3.该计划主要招生专业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力学、基础医学、育种以及历史学、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

2025-05-10 13:58:56